「干貨報告」中國社區醫療產業20年的發展圖譜:一切僅僅是個開始!
發布時間:2017-08-16
?
上世紀 80 年代,國內外專家開始探討社區衛生服務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并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但是這些探索都較為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真正在我國起步始于1997年,在20年的發展中經歷了試點、框架建立、機制建設和快速發展三個時期。 景聯科技從社區醫療產業的政策發展、社區醫療機構的數量、區域、類型、人員、床位、設備等方面入手進行調查分析,探討中國社區醫療產業發展歷程,“勘查”中國社區醫療產業發展規模,為業內人士勾畫行業圖譜。 試點階段(1997-2000 年) 1 1996 年 12 月 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建國以來的首次全國衛生工作會議 2 1997 年 2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第一次提出了在城市要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標志著社區衛生服務正式在我國起步 3 2000 年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原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準》、《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指導標準》明確了設置、審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須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則、基本設施等,在此基礎上全國各城市開始批量試點 4 1996 年 12 月 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建國以來的首次全國衛生工作會議 框架建立時期(2001-2005 年) 1 2002 年 8 月 20日 《關于加快發展城市衛生社區服務的意見》社區衛生服務理念得到了普及,轉崗人員得到了基本培訓,政策和網絡框架基本建立,但是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內在機制和人員素質問題沒有解決。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社區衛生服務理念得到了普及,轉崗人員得到了基本培訓,政策和網絡框架基本建立,但是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內在機制和人員素質問題沒有解決。 機制建設和發展時期(2006 年至今) 1 2006 年 2 月 8 日 國務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2 2006 年 2 月 24日 國務院首次召開全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會議,并出臺《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五大基本原則: 1)公益性原則,明確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要注重衛生服務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2)政府主導性原則; 3)區域規劃原則,立足于調整現有衛生資源,輔以改擴建和新建,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 4)堅持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并重,中西醫并重,防治結合; 5)堅持以地方為主、因地制宜。 中國社區醫療產業發展 規模 社區醫療機構數模統計 (一)社區醫療機構數量規模 時間 社區醫療機構(家) 增長率(%) 2004 14153 40.11% 2005 17128 21.02% 2006 22656 32.27% 2007 27069 19.48% 2008 24260 -10.38% 2009 27308 12.56% 2010 32739 19.89% 2011 32860 0.37% 2012 33562 2.14% 2013 33965 1.20% 2014 34238 0.80% 2015 34588 1.02% 注:本報告數據來源于《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最新數據至 2014 年,下同。 地區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社區衛生服務站 社區醫療機構總數 東部 4202 16084 20286 中部 2434 5253 7687 西部 2033 4232 6265 合計 8669 25569 34238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城鄉結構 合計 城市 農村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34238 24090 10148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8669 6436 2233 社區衛生服務站 25569 17654 7915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經濟類型 社區醫療機構(家) 所占比重(%) 國有 15647 45.70% 集體 10697 31.24% 聯營 87 0.25% 私營 6308 18.42% 其他 499 4.38%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主辦單位 社區醫療機構(家) 所占比重(%) 政府辦 18306 53.47% 社會辦 8835 25.80% 個人辦 7097 20.73% 注:社會辦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辦。 圖表8:2008-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類型分布(按床位數)(單位:家) 床位數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無床 19233 20936 25285 25352 25805 26628 26973 1-9 張 2637 3158 3211 2761 2769 2438 2301 10-49 張 1840 2425 3210 3574 3820 3656 3748 50-99 張 399 584 797 905 913 973 958 100 張及以上 151 205 236 268 255 270 258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圖表9: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床位分布結構(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社區醫療機構床位統計 從下表可以看出, 2004-2012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床位總數逐年增加,且 2010 年之前增長率均在 28%以上。 2007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床位共有 7.66 萬張,同比增長 85.92%,為近年來的最大增速;2008-2010 年增長率穩定在 30%左右, 2011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床位數共 18.71 萬張, 同比增長10.85%。 201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床位數共 19.59 萬張,同比增長 0.86%。 時間 社區醫療機構床位 增長率(%) 2004 18137 49.83% 2005 25018 37.94% 2006 41194 64.66% 2007 76588 85.92% 2008 98036 28.00% 2009 131259 33.89% 2010 168814 28.61% 2011 187132 10.85% 2012 203210 8.59% 2013 194241 -4.41% 2014 195913 0.86%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社區醫療機構人員統計 (一)社區醫療機構人員數量統計 時間 社區醫療機構人員(人) 增長率(%) 2004 84214 40.15% 2005 103564 22.98% 2006 142932 38.01% 2007 176672 23.61% 2008 218929 23.92% 2009 295125 34.80% 2010 389516 31.98% 2011 432923 11.14% 2012 454160 4.91% 2013 476073 4.83% 2014 488771 2.73%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圖表12: 2008-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人員種類(單位:人) 衛生人員數(人) 類別名稱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全部 218929 295125 389516 432923 454160 476073 488771 衛 生 衛生技術人員小計 185080 250435 331322 367972 386952 406218 417503 執業(助理)醫師 82424 109734 144225 158554 167414 173838 176998 注冊護士 56293 79711 106528 119834 128652 139104 145672 藥師 15247 20015 26727 29743 31215 32438 33021 技師 9860 13217 17629 18611 18971 19527 19721 其他 21256 27758 36213 41230 40700 41311 42091 其他技術人員 8482 11359 14879 16840 17589 18929 18963 管理人員 11244 14644 18652 19558 19802 20020 20380 工勤技能人員 14123 18687 24663 28553 29817 30906 31925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社區醫療機構設備統計 (一)社區醫療機構設備價值及臺數 時間 萬元以上設備總價值(萬元) 增長率(%) 臺數 2007 年 417219 / 37941 2008 年 602558 44.42% 49102 2009 年 556478 -7.65% 68110 2010 年 687650 23.57% 95795 2011 年 862634 25.45% 113207 2012 年 993493 15.17% 126440 2013 年 1163812 17.14% 144236 2014 年 1360526 16.90% 166756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萬元以上設備臺數 50 萬元以下 50-99 萬元 100 萬元及以上 合計 2007 年 36866 951 124 37941 2008 年 47621 1306 175 49102 2009 年 66891 999 220 68110 2010 年 94037 1413 345 95795 2011 年 110882 1869 456 113207 2012 年 123716 2181 543 126440 2013 年 140905 2594 737 144236 2014 年 162840 2994 922 166756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中國社區醫療產業發展 特點 從全國社區衛生服務情況來看,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 發展速度較快,但各地發展不平衡 2 從外延發展轉向機制建設 3 基礎建設得到加強,但制度建設較為滯后 社區衛生服務是一個全新的事業,盡管取得不少成績,但這一切僅僅是開始。例如社區衛生服務應該是一種什么模式?社區衛生的服務人群是轄區人口,分為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固定人群和非固定人群、參保人群和非參保人群,如何服務這些不同人群?經濟上誰支付?如何支付?更不用說全科醫師的培養與發展、首診負責制的建立等,這些都需要進行探索。 景聯科技認為,必須利用醫改的大好時機去探索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在探索中形成經驗,形成政策,上升為制度,這樣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才有穩定可靠的基礎。
據衛生部統計,除 2008 年外, 2004-201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數量逐步增加。 2004 年我國擁有社區醫療機構 14153 家,較上年增長 40.11%,增幅為近年來的最大值; 2008 年社區醫療機構數量較2007 年有所下降; 2009-2010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增長率均在 12%以上。 201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有 34238 家,同比增長 0.8%。
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統計,截至 2015 年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 990248 個,其中醫院 27215 個,鄉鎮衛生院 36869 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34588 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 195866 個,村衛生室 644751 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492 個,衛生監督所(中心) 3097 個。
圖表1: 2004-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數量統計(單位:家, %)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二)社區醫療機構區域分布
分區域來看, 2014 年東部地區社區醫療機構數達 20286 家,占全國 59.25%的份額;其次是中部地區占 22.45%,西部地區最少,占 18.3%。
圖表2: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區域分布(單位:家)
圖表3: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區域分布比重圖(單位: %)
(三)社區醫療機構類型分布
1、按城鄉分布
2014 年我國擁有社區醫療機構總數為 34238 家。按城鄉分,城市共有24090 家,占比71.2%; 農村有 10148 家,占比 28.8%。
圖表4: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類型分布(按城鄉)(單位:家)
圖表5: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城鄉結構(單位: %)
2、按經濟類型分布
2014 年我國擁有社區醫療機構總數為 34238 家。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社區醫療機構有 15647 家,占到全國社區醫療機構總數的 45.7%;集體社區醫療機構有 10697 家,占比為 31.24%;聯營社區醫療機構最少,且占比持續下降, 2014 年為 0.25%。
圖表6: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類型分布(按經濟類型)(單位:家, %)
3、按主辦單位分布
按主辦單位分,政府辦社區醫療機構數最多, 2014 年有 18306 家,占到社區醫療機構總數的53.47%;社會辦社區醫療機構占比為 25.8%;個人辦社區醫療機構有 7097 家,占比為20.73%。
圖表7: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類型分布(按主辦單位)(單位:家, %)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4、按床位數分布
2007-2014 年,在我國社區醫療機構中,無床的社區醫療機構占絕大多數,所占比重達 75%以上; 10-49 床和 50-99 床的中型機構增長較快,所占比重也不斷提高,尤其是 10-49 床已取代1-9 床的小型機構成為第二多的社區醫療機構。
2014 年,在我國 34238 家社區醫療機構中,無床的社區醫療機構有26973 家,占 78.78%;床位數在 1-9 張的社區醫療機構有 2301 家,占比為 6.72%;床位數在 10-49 張的社區醫療機構有3748 家,占比為 10.956%;床位數在 100 張及以上的社區醫療機構數量僅有258 家。
圖表10: 2004-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床位統計(單位:張, %)
從下表可以看出, 2004-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人員總數逐年增加, 2010 年之前增長率均達到22%以上。 200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人員總數為 84214 人,同比增長 40.15%,為近年來的最高速;2011-2014 年社區醫療機構人員增速持續下降, 2014 年為 2.73%,人員總數共 48.9 萬人。
圖表11: 2004-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人員統計(單位:人, %)
(二)社區醫療機構衛生人員構成
2014 年,社區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有 41.75 萬人,占比達到85.42%;其次是工勤技能人員合計 3.19 萬人,占比為6.53%;管理人員和其他技術人員占比分別為 4.17%和3.88%。在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共有 17.7 萬人,占 36.21%, 其次是護士占比 29.8%。
技 術
人員
圖表13: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人員構成(單位:人, %)
2007-201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總價值整體呈增長趨勢,除 2009 年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實現了 15%以上的增長率。 201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總價值突破130 億元,同比增長 16.90%。
圖表14: 2007-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總價值統計(單位:萬元,臺, %)
(二)社區醫療機構設備臺數構成
從設備臺數來看, 2007-2015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設備總臺數穩步上升, 2014 年達到 16.68 萬臺。其中 50 萬元以下設備占多數,所占比重基本在 97%左右。 2014 年我國社區醫療機構 50 萬元以下設備有 16.28 萬臺,占設備總臺數的 97.65%。
圖表15: 2007-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臺數(單位:臺)
圖表16: 2014 年中國社區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臺數構成(單位: %)
在國家政策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社區衛生服務得到了較快發展。機構建設逐漸加強, 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提高了衛生服務可及性和群眾滿意度,贏得了老百姓認可,發展勢頭很好。
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還不平衡,由于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社區衛生服務的起步時間存在差異和一些主觀因素,社區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公益性建設和人員素質地區差距較大。
當前,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正處在運行機制轉變探索的時期,如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本藥物制度、藥品零差率、收支兩條線、績效考核等,有的在醫改方案出臺之前就已經開始探索,新醫改方案實施以后更加堅定了各地在這幾個政策方面的縱深探索,公益機制的建設已經起步并在局部地區取得好的效果。
過去一段時間,全國多數社區衛生服務走的是“打基礎、擴外延”的道路,建設了社區衛生 服務機構,培訓了社區衛生服務所需的基本人才,改建科室,建立工作規范等。
這些基礎建設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從服務于醫改目標來說,機制建設是下一步不可回避的攻堅點。
盡管有些地方已經進行了初步探索,但僅僅是少數地區,遠未形成制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可能在數量上一直擴大,下一步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重點應該是建立公益機制、提升人員素質、創新服務模式,完善制度建設。